当公司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注销时,如果您对此提出投诉,投诉的效果取决于多个因素。
如果公司违法注销,虽然公司办理注销登记后,注销行为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债权人可以向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人主张债权。这意味着,即使公司完成了注销程序,债权人仍有可能会寻求救济途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中规定,如果公司在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债权人可以主张相关责任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这一规定为投诉违规注销公司提供了法律依据。
尽管存在上述规定,但是否能够通过投诉成功追责,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投诉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注销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并且这些违法行为确实造成了损害,那么投诉可能会得到支持。如果公司的注销程序虽然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并未造成实际损害,则投诉的成功可能性可能会降低。
在投诉之前,投诉人应当收集和准备充分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注销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公告等。此外,如果公司已经在工商税务等部门完成了注销手续,那么投诉人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争取恢复公司的状态,然后再进行投诉。
违规注销公司的投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有效的,但这需要具体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支撑。如果您面临这种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您的权利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