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注销后,其法人主体资格也随之消失,不再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注销的公司不再有能力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包括税务责任。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无法再对注销的公司进行举报偷税漏税的行为。
尽管无法对注销的公司进行举报,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追究相关责任。例如,如果在公司注销后被税务机关发现,在其存续期间有偷税、漏税、虚开等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可以直接找公司的股东追缴税款。这是因为,如果企业在注销前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而企业的股东通过注销公司来逃避缴纳税款,这被视为滥用行为,股东可能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此外,如果有人举报公司偷税漏税,并且经查证属实,那么举报人可能会获得奖金。奖金的具体数额取决于偷税漏税的实际情况,比如收缴入库税款的数额等因素。这为公众参与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提供了激励。
举报已注销公司的偷税行为时,可以通过税务部门、信访部门、行业协会或其他举报平台进行。在进行举报时,需要提供详细的证据和资料,以确保举报内容属实。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遭受报复。选择合适的举报渠道,确保举报内容能够得到处理。
虽然无法直接对注销的公司进行举报偷税漏税的行为,但可以通过追究股东的责任、利用举报激励措施和合法的举报渠道来追究那些试图逃避税收责任的不法行为。公众的参与对于维护税收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