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所提供的信息,您的问题是关于公司转让后工资的发放。在公司转让的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应该由谁来发放呢?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按月支付工资给劳动者。因此,在公司转让的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应当由新的用人单位支付。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招用员工的,应当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同时,《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指出:“个人独资企业因转让或者继承致使投资人变化的,个人独资企业可向原登记机关提交转让协议书或者法定继承文件,申请变更登记。”这些规定表明,在个人独资企业中,承担支付工资责任的只是“企业”,而非“个人”;变更登记仅仅是指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投资人的改变,并不等于个人独资企业的消灭,也不等于产生了新的个人独资企业。换言之,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经营者的变更,并不影响该独资企业转让前、后对外的权利、义务。
因此,在公司转让的情况下,新的投资人作为实际经营者,应当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员工可以向新的用人单位主张权利,要求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如果新的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您胜诉,全部由公司负担)。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您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您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期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在公司转让的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应由新的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如果遇到问题,员工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寻求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