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分类表,全称为“国际商标分类表”,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的一套国际公认的分类系统,用于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类。该分类表共分为45个类别,每个类别都包含一类商品或服务。尼斯分类表的目标是为商标的注册、管理和检索提供一种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手段,使得人们可以了解某一商品或服务属于哪一个类别,从而方便地进行相关的商标工作。
尼斯分类表的组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类别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另一部分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按照类别排列的分类表将商品和服务按照1-45类的顺序排列,每类有一个类别号和标题,每类的标题概括了本类所包含商品的特征及范围。另外,每一类有一个注释,对本类主要包括哪些商品,本类与相关类别的商品如何区别,如何划分边缘商品的类别作了说明。另一部分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了按英文、法文顺序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我国商标主管机关也编排印制了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
尼斯分类表在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商标申请人需要确定其商标所属的类别,以及商标申请所覆盖的商品或服务范围。如果商标所申请的类别或商品或服务范围与现有商标相似度较高,那么商标局将可能拒绝商标注册申请。尼斯分类表也在国际商业合同和贸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中,双方可以通过尼斯分类表来确立商品和服务的范围和种类,以避免产生误解或争议。
在中国,虽然中国并未参加尼斯协定,但已于1988年11月开始使用国际商标注册用商品分类法,并在1993年7月1日实施商标法修改案后,也开始使用国际服务分类法。尼斯协定的主要规定的是商品与服务分类法,它将商品分为三十四大类,服务项目分为八大类,该分类为商标检索、商标管理提供了很大方便。
尼斯分类表会定期修订,主要是为了增加新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将已列入分类表的商品按照新的观点进行调整,以求商品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最新的尼斯分类第11版自2012年3月起实行。第12版《尼斯分类》已生效,及时更新商标注册类别,避免被侵权。
为您提供了关于商标注册尼斯分类表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希望对您的商标注册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