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的商标注册无效,可能会带来刑事责任,以下是几种可能会被判无罪的情况:
如果当事人假冒的商标还没有生效,那么当事人将被认为是无罪的。这是因为商标的权利状态需要通过《商标注册证》来确认,如果商标权利人还没有获得《商标注册证》,那么商标还没有生效,实质上就是一个未注册商标。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实际上假冒的是一种未注册商标,不构成犯罪。
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假冒的商标已经被商标行政管理部门宣告无效。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一个核准注册的商标,如果后来被宣告无效,那么视为从始至终都没有法律效力,即视为是一个未注册商标。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假冒的是一个未注册商标,同样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如果涉案注册商标存在缺陷或者瑕疵,比如违反了《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或者通过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那么也可以向商标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宣告该商标无效。如果商标行政管理部门支持了这一申请,那么商标权利人的注册商标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事人假冒这样的商标也不会构成犯罪。
在中国,《商标法》规定了多种情况下可以申请宣告注册商标无效,包括但不限于商标与国家名称、国旗等标志相同或近似,不具有显著性等情况。如果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已被宣告无效的商标,或者使用的商标从未生效,都可能不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因此,在遇到此类案件时,辩护律师可以通过查询《商标注册证》的日期、登录商标行政管理部门的官网等方式,来确定涉案商标是否有效,并据此为当事人进行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