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别人资质概述 挂靠别人资质,即所谓的“企业挂靠经营”,在建筑业中指的是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的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
挂靠别人资质的法律后果 根据《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不得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也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如果施工企业挂靠其他建筑施工企业,并以被挂靠施工企业名义签订建设工程合同,那么即使建设单位在知情的情况下仍与该被挂靠的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合同也是无效的。挂靠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挂靠协议也被认为是无效的,双方应分别承担过错责任。如果建设工程竣工前施工方未取得相应资质,那么由于承包合同违法性的瑕疵不能弥补,应确认为无效。
挂靠别人资质的风险防范 为了避免建筑工程资质挂靠带来的风险,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范。例如,在签订挂靠协议之前,应对挂靠单位进行事前风险控制,要求挂靠单位提供基本经营资料,了解挂靠单位的资信情况,并要求挂靠人提供履约担保。被挂靠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内部承包协议的方式,将挂靠项目转变为被挂靠企业的自有项目,以此来防范法律风险。还可以采用材料委托采购与劳务分包相结合的方式,将挂靠施工合同分为建筑材料委托采购合同和劳务分包合同。同时,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项目部印章的使用范围,也是防止风险的重要手段。
挂靠别人资质的法律责任 对于资质挂靠的行为,如果被发现,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法》的规定,资质挂靠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挂靠方和被挂靠方都将面临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责任的风险,而且挂靠方的资质证书也可能被吊销或者注销。如果挂靠方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所有责任都将由挂靠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