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是指为公民出国定居、探亲、访友、继承财产和其他非公务活动提供信息介绍、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申办及相关服务的活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展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需要一定的资质认定和经营许可证。
企业法人设立条件:中介机构应当符合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
法定代表人条件:法定代表人应当是具有境内常住户口、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并且未因犯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罪受过刑事处罚,同时还要符合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
工作人员要求:有熟悉我国和相关国家出入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得少于5名;主要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未因犯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罪受过刑事处罚。其中应当有具备专业资格的外语、法律、财会人员。
规章制度:已建立保证中介活动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并落实管理、责任人员。
合作与交流关系:已与外国相关出入境服务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并直接签署有效的合作意向书或者合作协议。
申请材料准备:填写完整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申请表》,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主要工作人员的简历和有关身份、资格证明,与外国出入境服务机构直接签署的有效的合作意向书或者协议(中、外文本),以及经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外国签约方的合法资格证明,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企业章程,保证中介活动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拟开展中介活动的可行性报告,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等。
资格认定:向机构所在地的地、市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公安机关资格认定后报公安部备案。获得资格认定的,由省级公安机关颁发有效期为5年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
自2018年11月10日起,取消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境外就业除外)。这意味着,所有因私出入境的中介公司不再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手续,等于将这个市场彻底放开。取消行政审批之后,可能会有一批目前在大公司任职的人员“出来单干”,但也有可能会出现一大批打着中介旗号的骗子公司。
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才能合法开展业务。近年来,国家对这一领域的管理有所调整,取消了部分行政审批,这对中介机构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选择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机构时,消费者应仔细评估其资质和服务质量,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