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质股权转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将其拥有的建筑资质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转移给其他企业。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得资质,但由于涉及到公共安全,因此法律规定较为严格。
建筑资质股权转让主要有三种方式:整体转让、资质分离和部分股权转让。
整体转让:适用于在省内转让,即把公司整体全部转让给对方。转让方需调查债权债务情况、证书有效期情况以及人员配备情况。
资质分离:适用于只转让部分资质的企业。资质分离后,可以将要转让的资质平移到新的公司。
部分股权转让:更为简单一些,直接收购目标公司的部分股权,成了该公司的股东,这样也算拥有了资质证书。
在进行建筑资质股权转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公司债务问题:必须弄清转让公司的债务问题,这不仅是表面债务,也是潜在的债务危机。一旦转让合同签订时没有事先明确检查,转让公司确实存在债务问题,势必给自己带来麻烦。
公司的经营状况:需要事先调查清楚转让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合法经营,在项目承包期内是否受到处罚,情节是否严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否有企业不良记录。
是否有年检,是否合格:施工资质年检为五年一检,施工企业接到通知后应准备好相关材料并及时上交。如果不参加年检,工商局会记录在案,不仅影响施工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受到处罚。
检查公司的审计报告:通过转让合格公司的审计报告表,检查转让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否为预付资本,注资是否已全部到位是非常重要的。5. 了解转让公司的业绩和在建项目的情况: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业绩,企业的形象是通过项目的施工来塑造的。作为受让方,需要清楚了解转让公司和在建工程的业绩,调查是否存在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意味着建筑企业对外转让建筑资质的行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相关的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建筑资质股权转让的办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事前调查:通过自己或者第三方尽职调查,了解该公司是否存在债务情况和其他潜在风险。
双方交易:协商转让价格,并签订合同。
工商变更:进行股权变更登记,并变更法定代表人和公司名称。
纳税申报:按照转让过程中涉及的税种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
银行变更:到公司开户行变更银行账户信息。
资质变更:持相关材料到资质审批机关申请变更。
建筑资质股权转让是一种快速获取资质的方式,但在转让过程中必须谨慎行事,避免因忽视潜在风险而导致损失。同时,法律对此类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因此在转让前务必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