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资质是指从事工程设计的单位应当具备的一种资质证书,它标志着一个单位是否有能力承担特定类型的工程设计任务。设计资质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承担任务的范围。在中国,建筑设计资质的申请和管理由建设部门负责,无论是从事何种类型的工程设计,都应该具备设计资质证书。
设计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边远地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确有必要设置了级设计资质,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建设部同意后方可批准设置。
业务经验:从事建筑设计业务六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不少于五项工程等级为一级或特级的工程项目设计并已建成,无设计质量事故。
社会信誉与经济实力:单位有较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
专业人员: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8人、10人、10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3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4人。
获奖情况:获得过近四届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优及以上级别评优的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及以上奖项不少于3项,参加过国家或地方建筑工程设计标准、规范及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工作或行业的业务建设工作。
质量管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健全。
技术装备:达到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
工作场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专职技术骨干每人15平方米。
业务经验:从事建筑设计业务四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不少于三项工程等级为二级及以上的工程项目设计并已建成,无设计质量事故。
社会信誉与经济实力:单位有社会信誉以及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
专业人员: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6人、8人、8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1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2人。
获奖情况:曾获得过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优及以上级别评优的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及以上奖项不少于2项。
管理制度:有健全的技术、质量、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业务经验:从事建筑设计业务三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不少于三项工程等级为三级及以上的工程项目设计并已建成,无设计质量事故。
社会信誉与经营资本:单位有社会信誉以及必要的经营资本,工商注册资本不少于20万元。
专业人员数量: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人数不少于12人;其中二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3人(或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1人),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5人(或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2人)。
管理制度:有必要的技术、质量、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计算机数量:计算机数量达到专职技术骨干人均一台,计算机施工图出日率不低于85%。
工作场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专职技术骨干每人15平方米。
根据民用建筑的类型和特征等因素将民用建筑分为特、一、二、三级四个等级,划分工程等级的类型及特征详见附表,工业建筑及构筑物的等级分类和特征在各级别资质承担任务范围中表述。各级别设计单位承担任务范围如下:
甲级:承担建筑工程设计顶日的范围不受限制。
乙级:
民用建筑:承担工程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民用建筑设计项目。
工业建筑:跨度不超过30米、吊车吨位不超过30吨的单层厂房和仓库,跨度不超过12米、6层及以下的多层厂房和仓库。
构筑物:高度低于45米的烟囱,容量小于100立方米的水塔,容量小于2000立方米的水池,直径小于12米或边长小于9米的料仓。
丙级:
民用建筑:承担工程等级为三级的民用建筑设计项目。
工业建筑:跨度不超过24米、吊车吨位不超过10吨的单层厂房和仓库,跨度不超过6米、楼盖无动荷载的3层及以下的多层厂房和仓库。
构筑物:高度低于30米的烟囱,容量小于80立方米的水塔,容量小于507立方米的水池,直径小于9米或边长小于6米的料仓。
设计资质的办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材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原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等。
在线申请:打印工程设计资质申请表,并在网上提交企业的基本材料和主要人员的材料。
现场核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企业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企业人员、企业资产、工程业绩是否符合资质标准。
审批与公示:市建管处对资质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公示,公示之后无异议的予以核准并报省建管局备案。
领取证书:企业在资质核准后等待领取证书。
以上就是关于“设计资质”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