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挂靠是指没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具有资质的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一种现象。在建筑行业中,资质挂靠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以下是关于资质挂靠款项的一些详细信息:
资质挂靠的费用收取方式有多种,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合同价款提取百分点,也可以按照合同价款提取百分点后,再按照结算价高出合同价款的部分提取一个百分点。还有一种方式是按照挂靠一次收取一定的固定费用。不同的资质价钱也不一样,例如,1级资质一般在3%-5%的总工程款;2级资质一般在2%-3%的总工程款;3级资质一般都是1000元-1500元左右。
在资质挂靠的过程中,账务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一般来说,B公司收到甲方单位(招标单位)的款后,需要开发票给甲方单位,并做营业收入并计提应缴税费。然后,B公司在扣除应收挂靠费用、税金等后,将剩余的款项走账给A公司。此时,A公司必须提供与走账金额等额的材料发票、人工费、经营费用等发票,且发票抬头要开B公司。A公司收到这些发票单据后,当作自己的成本费用记账。
尽管资质挂靠可以帮助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承揽工程,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例如,如果挂靠单位出现合同违约,比如工程质量问题、工期延误问题等,如果实际施工人没有资质,或者资质不符,发包方可以立即主张以下权利:请求法院按照实际施工人的资质取费,结算工程款;如果实际施工人没有资质,发包方可以请求仅支付工程价款的直接费。如果合同中约定了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违约责任,发包方当然可以依约主张权利。
资质挂靠款项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费用的收取方式、账务处理的过程以及伴随的风险和问题。企业在考虑资质挂靠时,应该全面考虑这些问题,并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和账务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