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资质是生产车辆的企业都需要具备的资质,它是汽车制造、销售的资格。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能够打印出正确的合格证,即具备了生产资质,车身上面的铭牌就很直白的说明了被认可的生产商信息。
根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工信部50号令,汽车生产资质分为专用汽车、挂车、摩托车、客车、货车、乘用车六大类。
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2.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并建设完成;3.有与从事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场所、资金和人员等;4.有与从事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相应的研发软件、研发人员)、生产能力(需要具有下料,焊接,涂装,总装对应的设备)、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检验设备)、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等;5.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1.地方发改委申请项目备案,拿到备案证。2.向工信部申报生产企业准入申请,审核通过后转到装备中心。
3.装备中心与企业确定现场审查时间后下发审查通知红头文件。
4.现场审核时三人团队审查三天,重点审查企业法律法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能力。
5.审核条款一共24条,其中12条否决项,12条一般项,否决项全部合格,一般项不合格≤两项,视为审核通过。
6.会议评审通过的企业会在工信部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七天。
7.对在公示期内,没有接到社会举报的企业,工信部官网次月正式发布公告,承认其成为工信部公告内认可的生产企业。
获得发改委的汽车生产资质其实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经过工信部的工厂准入和产品准入才能真正获得汽车公告资质,真正卖车。对于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同时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的认可,即所谓的“双资质”。
汽车生产资质是企业能否合法生产销售汽车的重要凭证,其获取过程严谨且要求较高。企业若想进入汽车行业,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申请相应的生产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