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转让公司后,如果受让人未按协议支付余款,这将构成合同纠纷。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出让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仲裁解决合同争议。如果受让人未支付余款,出让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受让人支付余款。
除了要求支付余款外,出让人还可以选择要求解除合同。如果合同中规定了违约情形且受让人未支付余款,这可能构成违约,使得出让人有权解除合同。
如果受让人未支付余款,他们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逾期付款的利息或承担其他形式的损失赔偿。
如果法院判决受让人支付余款,而他们仍然拒不履行,出让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生效的判决。人民法院将运用国家强制力量,确保受让人履行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股权转让后受让人不支付余款,这并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只要已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股份的受让人就取得了相应的股权,而出让人的股东身份则会发生变化。
在面临股权转让后受让人不支付余款的情况时,出让人应该积极寻求法律救济途径,通过法院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建议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就明确约定义务和违约责任,并尽可能在合同中加入相应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