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转让属于投资人变更,但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司依然存在。新的投资人依法承继之前投资人的法律义务,包括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因此,老员工的利益并未因为转让受损。
如果公司在转让过程中辞退老员工,这属于单方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确认劳动关系:例如通过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
与公司协商: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与公司协商,要求补发工资。
向劳动局投诉: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带上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通过诉讼手段维权:如果拖欠工资数额较大,可以直接请律师打官司,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要回被拖欠的工资。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因转让或者继承致使投资人变化的,只需向原登记机关提交转让协议书或者法定继承文件,申请变更登记。这表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经营者的变更,并不影响该独资企业转让前、后对外的权利、义务。因此,公司必须向员工偿付被拖欠的工资。
在实际案例中,如果公司转让后,新任老板拒绝支付前任老板拖欠的工资,员工可以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向劳动局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执法人员在检查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和转让协议后,会发现公司主体未发生变更,新任老板需承担之前的法律义务,包括支付拖欠的工资。
6.
公司转让后,新投资人需承担之前投资人的法律义务,包括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通过协商、投诉、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支持和实际案例的分析都表明,公司转让不能成为拖欠工资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