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巧于辞令,却无德者,不可居高位
稻盛先生说,小至一个村庄、一个学术团体、一个企业,大至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集团的命运,与它的领导人关系极大。
有关领导人的资质,中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在其论著《呻吟语》中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就是说,具有厚重性格,并善于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是作为领导人的首要条件。领导人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这一点应该成为社会共识。
同时,吕新吾又说:“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就是说,聪明能干,巧于辞令,不过是第三等资质。
稻盛先生说:
不论东方、西方,当今世界,只具备第三等资质,即“聪明才辩”的人,被选拔为领导人,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当然这种人作为“能吏”使用,未尝不可,但是,是否适合当集团的领导人,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稻盛先生认为,现实社会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很多集团的领导人只具备第三等资质。因此,把具备高尚人格,具有“深沉厚重”资质的人选为领导人,极为重要。“让德高者就高位,给功多者以褒奖”。
现代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选拔领导人的条件上,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即这些人应该头脑清晰,口才好,在专业领域内有务实能力。这种人受重用,升职快,最终往往被选为集团的领导人。许多公司也是只晓得聘用成绩优秀的学生,通过工作及各种训练,把他们培养成“聪明才辩”的专家,其中工作最出色的被任命为总经理,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战后的日本,奉行“经济增长至上主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选拔人才时,往往重视才能,因为有才能的人似乎容易带来经济效益。而人格因不好考核,往往受到忽视。公务员选拔,只看考试结果,分数高就可以进入政府重要部门。缺乏厚重人格、缺乏深刻思想、缺乏哲学素养,但能言善辩,适合在电视镜头里表演的政治家,容易受到选民的青睐。
最近几年,日本不少有名企业违法丑闻迭出,例如曾被称为世界首富的西武集团总裁堤义明,曾经显赫一时,后因犯法而身陷囹圄。当丑闻被发觉,面对新闻记者,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或者惊慌失措,或者推卸责任,或者说“发生这样的事,极为遗憾,非常对不起”“必须防止再次发生”等千篇一律的敷衍话。
稻盛先生说:
看不出他们作为领导人的真挚和诚实,看不出他们正视现实、承担责任、扭转危局的勇气和信念,看不出他们有制约自己内在的规范、伦理基准和哲学。他们甚至连“善恶、正邪”也区分不清。三等资质的人放在一等重要的岗位,集团迟早要走向破灭。
稻盛先生认为,作为集团的领导人,仅是思维敏捷乃至工作出色,仍是不够的。排在“能干”之前的,是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就是吕新吾所说的第一等资质“深沉厚重”,和第二等资质“磊落豪雄”。领导人靠这种受人信赖和尊敬的人格魅力,才能凝聚部下的心,率领团队在正路上不断前进。
这三等资质,换言之就是人格、勇气、能力。领导人最好兼备这三种资质,如果要排顺序,那就是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管理者应具备的六大能力 :
1、沟通能力。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互动的状况,倾听职员心声,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倾听”最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协调能力。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急于着手处理与排解。此外,管理者对于情节严重的冲突,或者可能会扩大对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决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状况不明、是非不清的时候,也应即时采取降温、冷却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况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冲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发权和主动权,任何形式的对立都能迎刃而解。
3、 规划与统整能力。管理者的规划能力,并非着眼于短期的策略规划,而是长期计划的制定。换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有远见,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而且要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才不会让员工迷失方向。特别是进行决策规划时,更要能妥善运用统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属的智慧与既有的资源,避免人力浪费。
4、决策与执行能力。在民主时代,虽然有许多事情以集体决策为宜,但是管理者仍经常须独立决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协调、化解员工纷争等等,这都往往考验着管理者的决断能力。
5、培训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拥有一个实力坚强的工作团队,因此,培养优秀人才,也就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6、统驭能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领袖不会去建立一个企业,但是他会建立一个组织来建立企业。”根据这种说法,当一个管理者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团队,才能进一步建构企业。但无论管理者的角色再怎么复杂多变,赢得员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条件。
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管理技能主要有:
技术技能是指对某一特殊活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活动——的理解和熟练。它包括专门知识、在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和技巧的能力。技术技能主要是涉及到“物” ( 过程或有形的物体 ) 的工作。
人事技能是指一个人能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有效地工作的行政能力,并能够在他所领导的小组中建立起合作的努力,也即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以使员工能够自由地无所顾忌地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管理者的人事技能是指管理者为完成组织目标应具备的领导、激励和沟通能力。
思想技能包含:“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的能力,包括识别一个组织中的彼此互相依赖的各种职能,一部分的改变如何能影响所有其他各部分,并进而影响个别企业与工业、社团之间,以及与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力量这一总体之间的关系。”即能够总揽全局,判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设计技能是指以有利于组织利益的种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高层管理者不仅要发现问题,还必须像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那样具备找出某一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如果管理者只能看到问题的存在,并只是“看到问题的人”,他们就是不合格的管理者。管理者还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即能够根据所面临的现状找出行得通的解决方法的能力。
这些技能对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技术技能、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下降,而思想技能和设计技能则相反。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具备人事技能在同下层的频繁交往中也非常有帮助。当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组织层次从基层往中层、高层发展时,随着他同下级直接接触的次数和频率的减少,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下降,而对思想技能的要求上升,同时具备人事技能仍然很重要。但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思想技能和设计技能特别重要,而对技术技能、人事技能的要求相对来说则很低。当然,这种管理技能和组织层次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组织规模大小等一些因素对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基本精神
1.凡事合理化为目标
2.敬业乐业的精神
3.有品质观念与数字观念 优秀管理者素质细化的96条
4.善于时间管理,有时间观念
5.追根究底,卓越精神,好还要更好
6.整体规划,成本效益,人性管理,ABC原则
8.从基础做起,不怕吃苦,不好高骛远
10.要问我能获得多少之前,先问我能替公司做什么
11.待遇是工作绩效的副产品:一流人才创造一流利润,一流利润才有一流待遇
13.忠诚度与责任感
14.做人、做事有原则有重点
15.就业要有作为,职务不分贵贱
16.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关于工作方面
17.认清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18.做好自主管理、检查
19.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
20.职务工时分析,人员合理化
21.有创新与突破
22.有主见与果断力
23.尽量吸收工作新知识新方法
24.尽量使用作业电脑化
25.全心投入,尽心尽力工作
26.做好P-D-C-A管理循环工作
27.彻底执行进度控制,保证在限期内完成工作
28.做好5S整理整顿管理
29.工具齐备,保养妥善
30.公正合理的工作分配
31.随时检查工作绩效
32.重视数据,善于统计分析
33.注重安全与保密
34.尽可能尊重部下的建议
35.研究如何改进工作
36.必须具备工作上所需的知识
37.周密计划
38.审慎检讨、采取改善行动
三、关于上司方面
39.尽力更正上司得当误解
40.上司所发命令或政策,如有不明了之处应请示明白
41.对公司及上司有信心
42.贯彻上司的命令
43.不烦扰上司
44.凡亲身解决的问题,应向上司报告
45.有备无患,随时掌握状况
46.不在背后批评公司与上司
47.对本单位工作负全责不作任何解释
48.必要请示上司的问题须尽速呈报商讨
49.定期报告工作经过及结果
四、关于同事方面
50.互相合作协助
51.不侵犯他单位之职务
52.成功有效的会议主持
53.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
54.互相交换知识见解
55.与他单位取得密切联系与协调
56.均衡适当的组织能力
57.对同事诚心与热心
58.了解同时的工作职务
59.必要时可以代理处理其职务
60.接受同事的批评建议
五、关于部属方面
61.激励部属工作的责任
62.培养团体协力精神与士气
63.不要吝于说鼓励、赞许慰劳人的话
64.维持纪律
65.接受部署个人问题的请教与商谈,并协助解决
66.公平对待部属
67.奖励部属、培养正确嗜好与娱乐
68.命令与指示应恳切、明了
69.让部属了解工作方针及目的
70.奖励并实施部属之提案改善
71培养各人的长处,运用他的短处
72.尽避免处罚、责骂
73.教育训练部署
74.培养职务代理人
75.有关部属的事尽量告诉部属
76明确指示各人的职务
77.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78.关心部属、了解部属
79.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依个人能力分配工作
80.摒弃优越感与虚荣心
81.建立并维护良好形象
82.运用幽默感,能言善道
83.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84.成功而不自满
85.监督者须负全部责任
86.不说下属的坏话
87.不可阴谋行事,投机取巧
88.经常保持情感的平静
89.清楚自卑感
90.勿做轻诺与轻浮
91.自我健康管理,精力旺盛
92.择善固执但不执着,平常心
93.处处做模范,以身作则
94.对于本身缺点与短处应有所自觉并克服它
95.保持部下的面子不与争论
96.冷静而细心、从容不迫
项目经理需要考取哪些证书
项目经理需要考取的证书如下:建造师、安全员B本、工程师职称、学历。
建造师,是一种建筑类执业资格,是担任大型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注册条件的人员,必须经过注册登记后,方可以建造师名义执业,则担任项目经必须要持有建造师。
安全员B为项目负责人,有企业法人授权,负责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一般为项目经理。
工程师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阶梯和通道。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技术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所谓“在什么岗位评什么职称”。
学历是敲门砖,是你展现在别人面前的第一印象,也是最直接的表达。参加成人教育也是你学习科学知识的好机会。你要有技术,有文化,这样才能用技术说服别人,用知识让别人尊重你。
项目经理的意义:
项目经理( Project Manager ) ,从职业角度,是指企业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对项目实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设立的重要管理岗位。它要负责处理所有事务性质的工作。
也可称为“执行制作人”(Executive Producer)。项目经理是为项目的成功策划和执行负总责的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团队的领导者,项目经理首要职责是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优质地领导项目小组完成全部项目工作内容,并使客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