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是一项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秩序而制定的法规。这项办法经过2015年4月2日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15年9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它替代了原有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6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资质等级分为甲级和乙级。评价范围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十一个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二个类别。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分设甲、乙两个等级。资质等级为甲级的环评机构(以下简称甲级机构),其评价范围应当至少包含一个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资质等级为乙级的环评机构(以下简称乙级机构),其评价范围只包含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
资质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有效期为四年,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印制、颁发。资质证书包括正本和副本,记载环评机构的名称、资质等级、评价范围、证书编号、有效期,以及环评机构的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国家鼓励环评机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提升技术优势,增强技术实力,形成一批区域性和专业性技术中心。同时,国家支持成立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秩序,组织开展环评机构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建立健全行业内奖惩机制。
环评机构应当为依法经登记的企业法人或者核工业、航空和航天行业的事业单位法人。环评机构应当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承接、质量控制、档案管理、资质证书管理等制度。
甲级机构除具备上述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近四年连续具备资质且主持编制过至少八项主管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配备十五名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评价范围中的每个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至少配备六名相应专业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中至少三人主持编制过主管部门近四年内审批或者核准的相应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各二项;评价范围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类别以及核与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配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条件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二)项的规定;近四年内至少完成过一项环境保护相关科研课题,或者至少编制过一项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乙级机构除具备上述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至少配备九名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评价范围中的每个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类别至少配备四名相应专业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中至少二人主持编制过主管部门近四年内审批或者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各四项。核与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应当至少配备一名相应专业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项目评价资质”的解释,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环评机构的资质条件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