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转让出去的公司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步骤的过程。以下是整理的详细流程:
1. 确定转让方和受让方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确定。转让方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用于证明其拥有转让的权利;受让方需要提供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用于证明其具备接受转让的资格。
2. 签订转让协议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签订转让协议,明确转让的内容、转让的价格、转让的时间等事项。转让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
3. 办理营业执照转让手续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携带相关证件和转让协议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转让手续。
4. 办理税务登记转让手续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携带相关证件和转让协议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转让手续。
5. 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转让手续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携带相关证件和转让协议到质监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转让手续。
6. 办理其他相关手续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办理其他相关手续,例如银行账户、社会保险等。
7. 变更营业执照卖方需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营业执照,将个体工商户的所有权从卖方转移到买方名下。
8. 完成税务注销和新税务登记卖方需要办理个体工商户的税务注销手续,买方需要进行新的税务登记。
9. 过户财产和资产个体工商户的财产和资产,如设备、库存和债权等,需要一并进行过户或转移。
10. 结清税款和其他债务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或者转型为企业的,应当结清依法应缴纳的税款等,对原有债权债务作出妥善处理,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11. 变更经营者变更经营者的,可以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得直接转让,而是需要先注销原个体工商户,再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在登记注册时不需提交其申报的注册资金验资报告,它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如其他经营主体明晰,因此在转让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处理。